讓梵淨山這一世界自然遺產地生態更好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讓梵淨山這一世界自然遺產地生態更好

夏天的梵淨山從山腳到山頂都是翠綠色的。白天陽光明媚,晚上涼爽的微風,小溪和鳥鳴讓人感到更加寧靜。來自安徽的遊客陳瑩瑩在這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漫步,忘記了“一山一溪”的美麗。“這裏的氣候涼爽宜人。”她說,如果外國朋友知道這個“仙境”,他們會強烈要求她當“導遊”。

梵淨山位於貴州銅仁。據貴州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為了加強生態保護,一方面生態護林員有序“引進”,成為珍稀動植物的“守護者”。另一方面,不利於保護區生態建設的采礦開發項目一律退出。特別是自2018年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個世界遺產地和第13個世界自然遺產地以來,“進退匹配”使這片梵天淨土對世界更具吸引力。

在貴州省江口縣太平鎮,在梵淨山腳下,有八個村在喝梵淨山的水。“過去,外面的人認為我們這裏很窮,但今天看來顯然不是了。”范景山村55歲的村民楊文橋說。作為一名生態護林員,楊文橋巡視的區域屬於梵淨山核心區,其主要工作是防止火災、非法砍伐和捕魚。在太平鎮,有像楊文橋這樣的128名生態護林員,他們大多來自月收入800元的貧困家庭。楊文橋說,范景山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前來觀賞和遊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他計劃“改造和升級”他的五個閑置房間,以接待來自山外的遊客,以增加他的收入。

太平鎮林業站站長楊思軍說,由於長期精心呵護,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5%。除了生態護林員“下山”外,當地村民也有很強的植樹造林意識。為鼓勵村民植樹,只要苗木成活率達到85%,每畝獎勵300元。從嚴肅處理高爾夫球場到全面查處非法開采紫袍玉帶石材。有利於生態保護的“投入”,不利於生態保護的“投入”將果斷退出。今年1月起施行的銅仁市范景山保護條例明確規定,范景山實行區域保護管理,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各級保護區均有明確禁止行為。如采石,移植古樹,擅自進入核心區等。“梵淨山很有名,我們臉上有光彩。現在我們有這麼好的生態,真的很難得。”太平鎮快昌村村民秦慧武說,現在村民不需要開始了,每個人都是生態保護的宣傳者。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