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非遺傳承人齊聚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中日非遺傳承人齊聚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立於2007年。每兩年在成都舉行一次。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6屆。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中國唯一以促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為主題的國際文化節。除主會場外,第七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還設有18個主題分會場。分會場規模為曆屆之最。同時,社區將開展42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示、展銷等活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惠及百姓。在18個主題分會場中,位於成都市青羊區的兩河分會場為群眾帶來了“看傳承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活動以“傳承”和“創新”兩種展示方式,充分體現了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創新的驚喜。
據報道,中國和日本的多位非遺產藝術家聚集在“見城金”非遺產展覽現場。如中國聞名年畫巨匠陳強、聞名漆器巨匠尹利萍,日本傳統工藝雕金手藝巨匠田村尚子、日本金屬鑄造工藝大師長澤利久、現代木板畫巨匠川嶋秀勝等,日本國寶級攝影大師望月久也在活動中展出了攝影作品。這些國家寶級非生還者展示了兩條河流傳統的堅忍不拔的技能,木雕技能,土漆技術和其他技術。其中,榫卯工藝是國內最早榫工藝的工匠中國精神遺產可以追溯到大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木雕技能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藝術,通過曆史的長河中,一代傳一代,一般的雕刻技藝接近到圓雕,透雕和救濟三大類;土漆工藝是中國傳統家具的維護和美化的一種手段,從天然漆器的攻絲,古典家居畫了操作,保留了天然木材的天然木色的線條,是古代藝術費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城市的“靈魂”,它連接著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使我們與曆史和世界有著共同的記憶紐帶。在這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中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交流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展出了非物質文化作品,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家在傳承和文化共性方面建立了一座長期互動交流的橋梁。
PR